版主: aeolusyung, zhang230631, suzumiyaminami
johnmo 寫:爬舊文看見CHING系統配置:
壁插GTXD(R)>PS AUDIO P300>YU STUDIO 500VA>NORTH STAR 192 CDT MKII> NORTH STAR EXTREMO>STAX 717>STAX 007
建議更換GTXD(R)成 GTXD(G),聲音會飽滿一些, R板是頻寛更大及更像真,但好少人玩得好
聲音瘦即密度不足,換前級幫忙不大,只不過用音染遮醜而已
若要中性無染,可以試聽一下Boulder/Solution的前級
不知閣下用什麼接線/電線, 個人意見是更換它們可能效果更好也說不定
johnmo 寫:不妨一試換381,看看接不接受到降級後的表現
用小黑線只代表系統不易出怪聲,但信息量被去除太多,好難出好聲
個人一向認為器材線材要相輔相成,才不會互拖後蹆,影響系統的正常發揮
玄霄‧永劫 寫:主觀猜測,您的系統應該是中高頻吃香,帶有透明感。但可能是聲底+動態(靜電耳機的弱點)較偏薄的問題,導致聲音出來細節滿滿,但是無肉,非常骨感
小弟建議:
1.系統可多搭用大功率銅線,可以多少讓聲音更有肉,更有活生感! siltech IQ80則可用在耳擴(不用賣掉),聲音染色較低且動態會有明顯提升
2.381用金版補足動態,讓頻段下拉。讓聲音骨肉比例較均衡
3.另外肉聲方面從管擴(如果細節覺得不夠,可換西門子orTFK等調音)去找會比較吃香,晶體機聲音都偏薄。且超高品質晶體體,價格不斐,人聲上距離遠,假如人聲聽多的人不見得喜歡的
asdf7967asdf 寫:johnmo 寫:不妨一試換381,看看接不接受到降級後的表現
用小黑線只代表系統不易出怪聲,但信息量被去除太多,好難出好聲
個人一向認為器材線材要相輔相成,才不會互拖後蹆,影響系統的正常發揮
我是用MYAV百元小黑線
所以其實比一般小黑線好一點XD
現在要升級線材的話
只考慮便宜線材
偏偏便宜線材聲音水準不一
真的不好找
玄霄‧永劫 寫:381IG看讓訊原吃,GTX-R做調整搭配
因為GTX-R的聲底一定比381薄! 您先試看看將381擺在前端聽看看,看看會否改善
當然主觀認知上,細節&高頻應該會表現低一點,但動態跟聲音厚度應該會有所提升,應該會平衡一點
johnmo 寫:asdf7967asdf 寫:johnmo 寫:不妨一試換381,看看接不接受到降級後的表現
用小黑線只代表系統不易出怪聲,但信息量被去除太多,好難出好聲
個人一向認為器材線材要相輔相成,才不會互拖後蹆,影響系統的正常發揮
我是用MYAV百元小黑線
所以其實比一般小黑線好一點XD
現在要升級線材的話
只考慮便宜線材
偏偏便宜線材聲音水準不一
真的不好找
線材不給力,要器材很給力才能補足分析力/頻寛/密度 , 當去到007的後端層面, 只能忠實反映出來罷了
平價線材,香港這邊是推介Apogee,Mogami,Van Damme,Sommer,Gotham 等錄音室線
aluulu2000 寫:本身是STAX4070、007、009的玩家,也是跟你一樣,一直在尋找適合STAX 717的前級,試了不下10台左右,從3~10多萬,晶體管擴都有,但都不是真正滿意,不是音染明顯就是氣勢有餘細膩不足,老實說,真的不好搭,還是平衡直入717比較順耳,感覺較自然,其實大部分來說,只要搭配夠等級的訊源,就算不加前級聲音已經夠棒了,但有時總覺得少了一點什麼,真的就像你說的,好像少了一些活生感,直到最近試了瀚斯音響的BRAVO supreme 2013真空管前級,但它沒有平衡輸出,其實心裡面總認為沒平衡就不是一部好前級,但吸引我的是它的用料,一部前級要用到4個穩壓!!其實真正原理我也不太懂,但最特別的是他用交流點燈,因市面上幾乎都是直流點燈,差別在哪? 老闆說主要差在音樂活生感,其實我也沒聽過啥叫交流點燈,我就秉持這些特點,再加上MyAV 007家族不錯的評價,聽都沒聽過就給他訂下企,老實說匯了錢之後我總覺得我被洗腦了 ,哪有買音響聽都沒聽過就給他砸錢下去的,沒辦法,公司在高雄,偶人在新竹,而且沒平衡ㄚ,偶這條SILTECH G7 550i平衡訊號線可是我花了4萬多買的,這下英雄無用武之地了,當初真的太過衝動了,再加上電源線和兩條RCA訊號線總共花了十萬多,唉~
機器來了之後先給它熱了約兩小時,開聲之後我先用我的新寶貝009試聽,剛開始的最初印象是音場變寬了,但我最擔心的音染問題,好家在~還是我009的聲底,是否因為RCA輸入而聲音偏受偏薄,絕對沒有,而且形體感變大了,但沒有臃腫而壓迫的感覺,聲音真的有提升,但不是非常明顯,到現在約run了300小時,原來管擴真的需要給它run in ,差距很明顯,總體來說~自然、溫暖(非刻意強調的溫暖)、活生、豐富的細節、龐大的動態、3D的舞台感覺而非平面、這是它帶給我的感覺,這台前級可以陪伴我好一段時間了,我真的非常滿意,改天我會再找機會寫詳細的聽感
ahniou 寫:純論厚聲前級可以考慮audio research系列,可以撐一下買reference 3二手,大概20出頭
r2也很棒,不過印象中好像R3比較厚聲一些
另外可以考慮audio valve的eklipse,二手大概十萬左右(印象中)
不過就CD的冷、瘦問題個人覺得不是只有靠加前級可以解決就是,或許可以往前端個性去考慮
asdf7967asdf 寫:ahniou 寫:不過就CD的冷、瘦問題個人覺得不是只有靠加前級可以解決就是,或許可以往前端個性去考慮
前端的話不知道該怎麼解決cd冷瘦問題
感覺大部份cdp跟dac應該都有這問題
asdf7967asdf 寫:ahniou 寫:純論厚聲前級可以考慮audio research系列,可以撐一下買reference 3二手,大概20出頭
r2也很棒,不過印象中好像R3比較厚聲一些
另外可以考慮audio valve的eklipse,二手大概十萬左右(印象中)
不過就CD的冷、瘦問題個人覺得不是只有靠加前級可以解決就是,或許可以往前端個性去考慮
前端的話不知道該怎麼解決cd冷瘦問題
感覺大部份cdp跟dac應該都有這問題
jeubow 寫:asdf7967asdf 寫:ahniou 寫:不過就CD的冷、瘦問題個人覺得不是只有靠加前級可以解決就是,或許可以往前端個性去考慮
前端的話不知道該怎麼解決cd冷瘦問題
感覺大部份cdp跟dac應該都有這問題
北極星轉盤+DA旗艦套裝走平衡傳輸給717,我覺得對音質便已經有大幅的提升,雖然我自已是使用前級+耳擴,我卻認為訊源與擴大器之間路徑愈簡單愈好。
johnmo 寫:asdf7967asdf 寫:ahniou 寫:純論厚聲前級可以考慮audio research系列,可以撐一下買reference 3二手,大概20出頭
r2也很棒,不過印象中好像R3比較厚聲一些
另外可以考慮audio valve的eklipse,二手大概十萬左右(印象中)
不過就CD的冷、瘦問題個人覺得不是只有靠加前級可以解決就是,或許可以往前端個性去考慮
前端的話不知道該怎麼解決cd冷瘦問題
感覺大部份cdp跟dac應該都有這問題
Northstar西裝本身風格已是厚暖,聲音亦算飽滿,照理和stax是不錯的互補組合
若覺得聲音冷瘦,是其他搭配問題居多
個人覺得系統空有頻寛而密度跟不上來才是問題所在,而不是什麼因聽cd而聲音冷瘦
師兄好像有用100v牛,不妨試下717直插牆插如何
ahniou 寫:其實CD本身冷瘦問題不一定是器材關係,CD本身錄音也是一大問題
之前跟前幾樓某位朋友也是受這問題所苦,後來靠著購入1990年以前出的早期CD解決了這問題
那個年代之前的錄音真的活生度好很多,溫暖不失通透
就人聲來說個人實際聽過錄音最可怕的是蔡琴的機遇首版黃標,當年劇場門口50元一片的首版
現在有錢也買不到就是了
順帶一提,個人用過楊董的東西經驗就是,要有一定的debug能力...何況是新帳號第一篇發言就推薦的
ahniou 寫:其實CD本身冷瘦問題不一定是器材關係,CD本身錄音也是一大問題
之前跟前幾樓某位朋友也是受這問題所苦,後來靠著購入1990年以前出的早期CD解決了這問題
那個年代之前的錄音真的活生度好很多,溫暖不失通透
就人聲來說個人實際聽過錄音最可怕的是蔡琴的機遇首版黃標,當年劇場門口50元一片的首版
現在有錢也買不到就是了
順帶一提,個人用過楊董的東西經驗就是,要有一定的debug能力...何況是新帳號第一篇發言就推薦的
asdf7967asdf 寫:多了前級不全然是好是壞~
aluulu2000 寫:真的!小弟剛接觸音響這一塊時,總認為CD錄音當然是越新越好,但是經過一段時間隨著聆聽經驗增加,及器材達到一定素質後,一些原先認為不怎樣的老CD,真是越聽越有味道ㄚ,真的就是很多現代錄音達不到的活生感,若有聽過RCA於1950~1970間出的Living Stereo系列SACD復刻版,你會感受到未經壓縮的動態,豐富的細節還有活生感,雖然炒豆聲於某些CD較明顯,但絕不影響聽感~
另外楊董的東西我也是第一次接觸,這台前級我真的很滿意,不輸身價高它許多的前級,它和我的STAX粉搭,至少很對我的味,而且帶給我滿滿的感動,真希望它能夠平平安安不要生病了,因為偶的debug能力其實很差
ahniou 寫:的確,多一個點就多一種變數
不過就之前看過一些分享,就針對stax系統增加前級可以補足一些靜電的缺陷,或許是一個有趣的玩法asdf7967asdf 寫:多了前級不全然是好是壞~
楊董的東西兩三年前是以高性價比開始發跡,加上聲音水準還算不差、做工也都比一般土砲高上不少等級
三年前買過他的電源救星,老實說現在也還在用,只是當時買進來問題非常多
例如漏電(量測結果機殼跟地線電位差100v)、相位接反等等的問題,拿回來都還要自己稍稍修正一下
當然這是他還沒往大陸發展的年代了,現在規模拓展那麼大應該不會出現這種基本的問題了吧aluulu2000 寫:真的!小弟剛接觸音響這一塊時,總認為CD錄音當然是越新越好,但是經過一段時間隨著聆聽經驗增加,及器材達到一定素質後,一些原先認為不怎樣的老CD,真是越聽越有味道ㄚ,真的就是很多現代錄音達不到的活生感,若有聽過RCA於1950~1970間出的Living Stereo系列SACD復刻版,你會感受到未經壓縮的動態,豐富的細節還有活生感,雖然炒豆聲於某些CD較明顯,但絕不影響聽感~
另外楊董的東西我也是第一次接觸,這台前級我真的很滿意,不輸身價高它許多的前級,它和我的STAX粉搭,至少很對我的味,而且帶給我滿滿的感動,真希望它能夠平平安安不要生病了,因為偶的debug能力其實很差
----------------------------------------
補充一下,一般耳擴不是後級,因為耳機需要電流不大通常是只要前級放大的放大率就非常足夠,不過靜電的擴我不懂是怎麼處理便是
另外個人最後一些想法就是,或許原po不適合靜電系統...靜電是一種選擇,但是不代表絕對,就泛用性而言個人覺得傳統動圈或平板會優於靜電
aluulu2000 寫:老實說
原先靜電真的少了傳統動圈的一些優勢
如動態及人聲的韻味
但最近出的STAX 009、507等型號,我認為是改善了不少
低頻下潛深且力道渾厚不鬆散
中頻的密度增加了
而且原先飄逸動人的高頻及細節一點都沒少
表現真的更加全方位~~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99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