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研究耳機的一些心得

所有形式耳機與耳機驅動器相關討論,耳機系統專區.

版主: aeolusyung, zhang230631, suzumiyaminami

最近研究耳機的一些心得

文章Youhito 發表於 週二 7月 08, 2014 10:14 am

01.HD600/HD650的調音算是在產耳機一個標竿,優美到讓我尊敬
02.HD800/HD700/IE800其實和SONY有深厚的血緣關係
03.HD800從設計邏輯上完全不該難推,現在的難推傳說很多是心裡和調音因素
04.某些平衡的T1其實會破壞掉米屋的某些磁力分佈巧思,這和基準電位跑掉有關
05.承上,或許就是如此米屋才設計成不可換線(?),當然也有可能是傳統因素
06.平板耳機的製造和出好聲相較動圈容易的多,但成本很難壓低
07.動圈就算到旗艦等級的生產成本都還是不算高
08.動圈是調音技巧最多也最需要經驗累積的架構
09.某日系以木頭耳機聞名大廠的聲學結構實在不算好,到了讓我懷疑他們公司有沒有博士等級開發人員的地步
10.某日系靜電耳機生產商的耳機大致上可以從振膜區分出兩條產品線
在振膜材料進行挑選區分出該做成哪個產品後才進行裝配及整機測試
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
Sans la liberté de blamer, il n'est point d'éloge flatteur
頭像
Youhito
SR60
SR60
 
文章: 135
註冊時間: 週五 5月 30, 2014 1:53 am

Re: 最近研究耳機的一些心得

文章blanka6409 發表於 週二 7月 08, 2014 4:49 pm

那家日系以木殼聞名的大廠的素質硬技術

1+1+1+1+1+1+1+1+1+1+1+1+1+1+1+..............+1<=2

別家

1+1>1但會<2 可是1+1+1可能就可以>=2

但是那日系以木殼聞名的大廠之調音軟技術

(-1)+(-1)+(-1)+(-1)+(-1)+(-1)+(-1)+(-1)+(-1)+(-1)+.............(-1)>=2

別家

1+1+1+1+1+1+1>=2 or 1+(-1)+1+(-1)+1+(-1)>=2

但是別家做不到(-1)+(-1)+(-1)+(-1)+(-1)+(-1)+(-1)+(-1)+(-1)+(-1)+.............(-1)>=2

神奇啊! 結果那家日系以木殼聞名的大廠卻是捨本逐末了
blanka6409
SR60
SR60
 
文章: 122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1, 2013 3:13 pm

Re: 最近研究耳機的一些心得

文章baha9475 發表於 週二 7月 08, 2014 5:15 pm

Youhito 寫:01.HD600/HD650的調音算是在產耳機一個標竿,優美到讓我尊敬
02.HD800/HD700/IE800其實和SONY有深厚的血緣關係
03.HD800從設計邏輯上完全不該難推,現在的難推傳說很多是心裡和調音因素
04.某些平衡的T1其實會破壞掉米屋的某些磁力分佈巧思,這和基準電位跑掉有關
05.承上,或許就是如此米屋才設計成不可換線(?),當然也有可能是傳統因素
06.平板耳機的製造和出好聲相較動圈容易的多,但成本很難壓低
07.動圈就算到旗艦等級的生產成本都還是不算高
08.動圈是調音技巧最多也最需要經驗累積的架構
09.某日系以木頭耳機聞名大廠的聲學結構實在不算好,到了讓我懷疑他們公司有沒有博士等級開發人員的地步
10.某日系靜電耳機生產商的耳機大致上可以從振膜區分出兩條產品線
在振膜材料進行挑選區分出該做成哪個產品後才進行裝配及整機測試

學習了,幾點我有興趣的想要討論一下 :bow:
01.HD600/HD650的調音算是在產耳機一個標竿,優美到讓我尊敬
Youhito大都推薦了,有機會我一定試試看 :)
02.HD800/HD700/IE800其實和SONY有深厚的血緣關係---
不解,歐洲的聲海和日本sony是有技術合作上的關係嗎?
06.平板耳機的製造和出好聲相較動圈容易的多,但成本很難壓低
這樣一來未來平板耳機再降低成本的話,是否有可能取代傳統動圈呢?
08.動圈是調音技巧最多也最需要經驗累積的架構
意思是不是,在調音方面,動圈系統也是目前調音最豐富的產品吧
還是說,在調音方面,靜電和平板耳機相對容易呢?
09.某日系以木頭耳機聞名大廠的聲學結構實在不算好,到了讓我懷疑他們公司有沒有博士等級開發人員的地步
原來...學習了 :ale:
耳道:ATH CKR9LTD
耳罩:ATH A900XLTD
一體機:Kenwood DMF-7020
隨身訊源:SONY Xperia Z1
CDP : kenwood DPC-761
目前系統:
kenwood DPC-761-------A900XLTD/CKR9LTD
Kenwood DMF-7020-----A900XLTD/CKR9LTD
SONY Xperia Z1----------CKR9LTD
退燒囉! :)
頭像
baha9475
SR125
SR125
 
文章: 321
註冊時間: 週四 8月 29, 2013 10:01 pm

Re: 最近研究耳機的一些心得

文章kwpt 發表於 週二 7月 08, 2014 7:15 pm

HD800跟MDR-SA3000長的還蠻相似的
kwpt
SR60
SR60
 
文章: 127
註冊時間: 週二 10月 18, 2005 6:59 pm

Re: 最近研究耳機的一些心得

文章Youhito 發表於 週二 7月 08, 2014 7:22 pm

baha9475 寫:Youhito大都推薦了,有機會我一定試試看 :)

不過HD600/650並不是讓人驚豔的孩子
而是聽久了會愉悅到讓人想隨著音樂起舞,讓人忘記她們先天的技術限制
baha9475 寫:不解,歐洲的聲海和日本sony是有技術合作上的關係嗎?

主要不是公司等級的,而是某些員工跑過去
比如某個賣茶的Y先生應該就有給過技術支援

baha9475 寫:這樣一來未來平板耳機再降低成本的話,是否有可能取代傳統動圈呢?

不可能,因為平板不太可能做太小,這樣就無法搶佔最大的移動市場

baha9475 寫:意思是不是,在調音方面,動圈系統也是目前調音最豐富的產品吧
還是說,在調音方面,靜電和平板耳機相對容易呢?

是的,但平板的調音並不容易,光是要抑制失真就有難度了
相對,靜電天生失真就是極低,調音能做的就更多
但相對成本和生產難易度很快就會上升到讓廠商無法接受的地方

kwpt 寫:HD800跟MDR-SA3000長的還蠻相似的

您如果聽過Qualia 010就會知道兩者間的技術有關是毋庸置疑的
最後由 Youhito 於 週二 7月 08, 2014 7:42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
Sans la liberté de blamer, il n'est point d'éloge flatteur
頭像
Youhito
SR60
SR60
 
文章: 135
註冊時間: 週五 5月 30, 2014 1:53 am

Re: 最近研究耳機的一些心得

文章kwpt 發表於 週二 7月 08, 2014 7:33 pm

Youhito 寫:您如果聽過Qualia 010就會知道兩者間的技術有關是毋庸置疑的

k1000、K812
Qualia 010、mdr-f1、mdr-ma900、mdr-sa5000、mdr-sa3000
hd800、hd700
大概是這種設計概念?
kwpt
SR60
SR60
 
文章: 127
註冊時間: 週二 10月 18, 2005 6:59 pm

Re: 最近研究耳機的一些心得

文章zhang230631 發表於 週二 7月 08, 2014 8:14 pm

QUALIA 010 據傳是 HD800 設計團隊其中一人跳槽至 SONY,方才催生的作品,不保證消息的正確性。
DAC|Pioneer XPA-700
綜擴|SONY TA-AV561
喇叭|SONY SS-G55
客製|Unique Melody MEST
線材|UM X PW AUDIO Copper M2 custom cable
稿堆|巴哈小屋
頭像
zhang230631
討論區版主
討論區版主
 
文章: 4034
註冊時間: 週二 12月 15, 2009 9:42 pm
來自: 紅世

Re: 最近研究耳機的一些心得

文章blanka6409 發表於 週二 7月 08, 2014 8:34 pm

K812應該跟HD800 MDR-F1 K1000設計理念不太一樣

跟K1000以外的AKG比較相像,感覺不是HD800那一路的

似乎也不是T1那一路子的耳機
blanka6409
SR60
SR60
 
文章: 122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1, 2013 3:13 pm

Re: 最近研究耳機的一些心得

文章j00522000 發表於 週二 7月 08, 2014 8:38 pm

Youhito 寫:01.HD600/HD650的調音算是在產耳機一個標竿,優美到讓我尊敬
02.HD800/HD700/IE800其實和SONY有深厚的血緣關係
03.HD800從設計邏輯上完全不該難推,現在的難推傳說很多是心裡和調音因素
04.某些平衡的T1其實會破壞掉米屋的某些磁力分佈巧思,這和基準電位跑掉有關
05.承上,或許就是如此米屋才設計成不可換線(?),當然也有可能是傳統因素
06.平板耳機的製造和出好聲相較動圈容易的多,但成本很難壓低
07.動圈就算到旗艦等級的生產成本都還是不算高
08.動圈是調音技巧最多也最需要經驗累積的架構
09.某日系以木頭耳機聞名大廠的聲學結構實在不算好,到了讓我懷疑他們公司有沒有博士等級開發人員的地步
10.某日系靜電耳機生產商的耳機大致上可以從振膜區分出兩條產品線
在振膜材料進行挑選區分出該做成哪個產品後才進行裝配及整機測試

1 說真的耳機外殼和腔體設計,對聲音有很大影響,S牌用了N年從高到低端都是差不多樣子
3 早就說HD800 風格多變,用不同耳擴可展現不同風格,但是不代表素質可以無限提升
4 不過在下還是覺得平衡的T1比較好聽
6 平板擁有靜電和動圈的優缺點,
小型化很難因為靜電和平板最大優點就是對大型陣膜的控制力,
動圈則是對大型陣膜控制力不足
7 單以發聲單元來說是沒錯
8 早就不予置評木頭耳機聞名大廠,不過好的密閉式耳機難做經典SONY R10,U牌 ED系列也算勉強可以
10 日系對陣膜材料和材質比較講究,美歐系對聲學設計比較講究
半退燒中
當擁有5隻以下的耳機時 注重的是〔音樂〕
當擁有5~10隻的耳機時 注重的是〔音質〕
當擁有超過10隻的耳機時 注重的是〔收藏〕
隨身訊源:早期iPod classic 30GB ,HTC NEW ONE
隨身耳擴:FiiO E17 (好攜帶)
隨身耳機:Ultrasone Signature DJ
家用訊源:PC
家用耳擴:沒
家用耳機:拿來用Ultrasone Signature DJ
升級線材:沒了
j00522000
SR125
SR125
 
文章: 440
註冊時間: 週五 7月 20, 2012 11:16 pm

Re: 最近研究耳機的一些心得

文章donthuang 發表於 週二 7月 08, 2014 9:22 pm

Youhito 寫:01.HD600/HD650的調音算是在產耳機一個標竿,優美到讓我尊敬
02.HD800/HD700/IE800其實和SONY有深厚的血緣關係
03.HD800從設計邏輯上完全不該難推,現在的難推傳說很多是心裡和調音因素
04.某些平衡的T1其實會破壞掉米屋的某些磁力分佈巧思,這和基準電位跑掉有關
05.承上,或許就是如此米屋才設計成不可換線(?),當然也有可能是傳統因素
06.平板耳機的製造和出好聲相較動圈容易的多,但成本很難壓低
07.動圈就算到旗艦等級的生產成本都還是不算高
08.動圈是調音技巧最多也最需要經驗累積的架構
09.某日系以木頭耳機聞名大廠的聲學結構實在不算好,到了讓我懷疑他們公司有沒有博士等級開發人員的地步
10.某日系靜電耳機生產商的耳機大致上可以從振膜區分出兩條產品線
在振膜材料進行挑選區分出該做成哪個產品後才進行裝配及整機測試


好多項...慢慢回

1.其實一路聽下來,我覺得廠商的風格或目標並沒有變動太多
差別是在實現的手段

以T1或HD800為例,都算是由相反方向追求老目標的設計,在一些情況下,得出來的聲音和廠家的傳統風格
會有南轅北轍的感覺

T90/HD700就是比較安全牌的,正向進化的設計,或者 比較容易呈現出 自家的傳統風格

個人對HD800的印象其實可以簡單歸納為 "超大的HD650" XD

2. 以我看到的資料而論,森海和Sony分別處於很不一樣的傳統
以010為例,當初文宣中有幾個技術亮點:奈米振膜、多孔質障版、新型磁路等等
分析如下

所謂的奈米振膜大概是特殊尼龍纖維材質混入奈米級的矽分子,取其高剛性、高內阻
HD800的振膜則是在原有duofol 技術,振膜分區,半軟半硬的基底下,以CVD的方式鍍上薄薄一層的金與鋁

多孔質障版:這概念最早應該是從AKG的K1000出來的,K1000則是有參考自家麥克風C414
後來就是K500>K501>K7XX 的系譜了

除了透氣透聲之外,主要取其分散共振,又能維持一定強度
如果說真的有參考,我覺得是Sony參考AKG

至於HD800,單看外形是很科幻沒錯,不過他的帳版材質其實是一層很細的金屬網,削掉表面一層
和上述的多孔質障版 比較沒有直接關係

新型磁路:大抵上是以四個圓弧型的徑向極化磁鐵 為核心的內磁式磁路,從承受功率與阻抗來看
音圈應該是較粗的CCAW材質,衝程可能也相對較短

關於HD800的磁路資料不多,我想仍然不脫長衝程、低承載功率、追求輕量化的歐陸傳統

而說到工程師或設計師,目前可以確認的是 HD600 HD650 HD800 HD700 IE800 的主設計師都是Axl Grell
除了謠言之外,似乎沒有HD800和SONY設計師有淵源的直接證據

3.HD800....該怎麼講呢,在一些"更高級"的耳擴反而會有水土不服的情形吧?不純然是心理因素

4. T1的地線設計應該就單純的減少左右聲道 地電位互相影響的情況,或者說,類似四極耳機的原理
至於平衡接法會有怎樣的影響,這我也不知道

5.可能是更單純的因素:多一個可抽換的接頭,除了增加零件成本與人工組裝複雜度,常常在那邊抽插來抽插去(羞)
對音質或耐用度都不太好

6.這點同意,主要是平版耳機的物料成本降不下來,而人工組裝成本只會越來越貴.....

7.同意,以Grado為例,大概到SR325以上,物料成本就相差不太多了,可能組裝比較複雜,會多花點人工成本吧?

8.動圈耳機的眉眉角角比較多,結構限制也比較小,設計上相對可發展性會比較大

9.這.....不想貿然評斷什麼,比較傾向 這是在不同地域,分隔發展下衍生出來的不同傳統
鐵三角的耳機 恐怕是以 日系高檔CD機或前級的耳機孔為目標去設計的

可能會隨著驅動條件的合適與否,而有通透細膩,音色艷麗 與 染色嚴重,委靡不振 兩種截然不同的印象

10.Stax? 當年俱樂部的8492有篇Stax的原廠見學,那篇應該蠻有參考價值的
donthuang
SR40
SR40
 
文章: 39
註冊時間: 週日 2月 12, 2006 3:34 pm
來自: お米屋さんダイナミック

Re: 最近研究耳機的一些心得

文章donthuang 發表於 週二 7月 08, 2014 11:22 pm

blanka6409 寫:K812應該跟HD800 MDR-F1 K1000設計理念不太一樣

跟K1000以外的AKG比較相像,感覺不是HD800那一路的

似乎也不是T1那一路子的耳機


K812是我目前聽過最中性的動圈耳機
和T1或HD800這類美聲走向的家用耳機不同取向

中性和反應靈敏、敏感是不一樣的概念,或者也可以理解為
有壓抑自我性格的取向吧?

與自我音色極少的特點互為表裡,解析力相當的厲害
不單是"能聽到多少細節/聲音",而是更具體的,力度變化,階調、層次、紋理的刻畫能力

不過,回歸到家用系統上,除了驅動開來外,這耳機很看用家怎麼去"吊味"就是
donthuang
SR40
SR40
 
文章: 39
註冊時間: 週日 2月 12, 2006 3:34 pm
來自: お米屋さんダイナミック

Re: 最近研究耳機的一些心得

文章gameguy 發表於 週三 7月 09, 2014 8:49 am

困中之困

中原武術出少林,地球動圈出拜耳,動圈耳機血統正宗中的正宗 就是拜耳動力Tesla No.1 :mad:

其他廠牌動圈耳機 直接無視 直接無視,尤其是ATH、Grado、Sony、Ultrasone這四家送我都沒興趣 :mad: ^ :mad: ^ :mad:
繼續創造傳奇的耳機,看頭像就知道是哪一支耳機了 :)
頭像
gameguy
SR225
SR225
 
文章: 820
註冊時間: 週六 5月 10, 2003 10:44 pm

Re: 最近研究耳機的一些心得

文章chen1380kimo 發表於 週三 7月 09, 2014 4:43 pm

gameguy 寫:困中之困

中原武術出少林,地球動圈出拜耳,動圈耳機血統正宗中的正宗 就是拜耳動力Tesla No.1 :mad:

其他廠牌動圈耳機 直接無視 直接無視,尤其是ATH、Grado、Sony、Ultrasone這四家送我都沒興趣 :mad: ^ :mad: ^ :mad:


慘, 我剛好就有上面四家中的三家+AKG (沒有ATH) :mad:
(GRADO RS1i + Sony SA-3000 + Ultrasone ED8 + AKG K240)

常常被GG這樣一推, 我都好想要買一隻T1或是T5p來玩,
但是DAC是AUDIOLAB的M-DAC不知道推不推得動...
chen1380kimo
SR40
SR40
 
文章: 22
註冊時間: 週一 12月 28, 2009 10:37 am

Re: 最近研究耳機的一些心得

文章wilsonlin55 發表於 週三 7月 09, 2014 6:21 pm

chen1380kimo 寫:
gameguy 寫:困中之困

中原武術出少林,地球動圈出拜耳,動圈耳機血統正宗中的正宗 就是拜耳動力Tesla No.1 :mad:

其他廠牌動圈耳機 直接無視 直接無視,尤其是ATH、Grado、Sony、Ultrasone這四家送我都沒興趣 :mad: ^ :mad: ^ :mad:


慘, 我剛好就有上面四家中的三家+AKG (沒有ATH) :mad:
(GRADO RS1i + Sony SA-3000 + Ultrasone ED8 + AKG K240)

常常被GG這樣一推, 我都好想要買一隻T1或是T5p來玩,
但是DAC是AUDIOLAB的M-DAC不知道推不推得動...


別激動阿 :aa:

敗耳家大耳罩T和DT系列要出好聲不容易阿 :mad:

小耳罩沒聽過就是了
wilsonlin55
SR40
SR40
 
文章: 6
註冊時間: 週一 2月 03, 2014 8:39 am

Re: 最近研究耳機的一些心得

文章Youhito 發表於 週四 7月 10, 2014 4:32 am

kwpt 寫:
Youhito 寫:您如果聽過Qualia 010就會知道兩者間的技術有關是毋庸置疑的

k1000、K812
Qualia 010、mdr-f1、mdr-ma900、mdr-sa5000、mdr-sa3000
hd800、hd700
大概是這種設計概念?

更底層一點,不是指產品線的部份
j00522000 寫:4 不過在下還是覺得平衡的T1比較好聽

如果米屋願意出原生平衡的T1改以及配套耳礦,我想我會考慮買一套
j00522000 寫:7 單以發聲單元來說是沒錯

說起來HD800那個塗裝之差呀...
donthuang 寫:5.可能是更單純的因素:多一個可抽換的接頭,除了增加零件成本與人工組裝複雜度,常常在那邊抽插來抽插去(羞)
對音質或耐用度都不太好

除非用到MMCX這種垃圾端子,在設計良好的狀況下其實差異有限,更何況是旗艦機種
donthuang 寫:9.這.....不想貿然評斷什麼,比較傾向 這是在不同地域,分隔發展下衍生出來的不同傳統
鐵三角的耳機 恐怕是以 日系高檔CD機或前級的耳機孔為目標去設計的

可能會隨著驅動條件的合適與否,而有通透細膩,音色艷麗 與 染色嚴重,委靡不振 兩種截然不同的印象

地域因素嗎?STAX、SONY、FOSTEX可沒有オーテク的一堆問題
而且其實Shure和Ultrasone的問題也不小,我認為還高過オーテク

donthuang 寫:10.Stax? 當年俱樂部的8492有篇Stax的原廠見學,那篇應該蠻有參考價值的

這個唄?圖太大有礙版面,想看的自行外連吧
http://i.imgur.com/iqmA78J.jpg
http://i.imgur.com/CycWQyD.jpg
http://i.imgur.com/onGcDdF.jpg
http://i.imgur.com/dLpL17p.jpg
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
Sans la liberté de blamer, il n'est point d'éloge flatteur
頭像
Youhito
SR60
SR60
 
文章: 135
註冊時間: 週五 5月 30, 2014 1:53 am


回到 新耳機系統討論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105 位訪客